在本次大會上,趙家良教授、趙明威教授、王寧利教授、許迅教授、李筱榮教授、張美芬教授及陳曉隆教授等專家分別進行了精彩的專題報道,針對我國眼健康現狀、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方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眼內淋巴瘤診治、眼科論文寫作等方面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
在本次大會上,趙家良教授、趙明威教授、王寧利教授、許迅教授、李筱榮教授、張美芬教授及陳曉隆教授等專家分別進行了精彩的專題報道,針對我國眼健康現狀、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方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眼內淋巴瘤診治、眼科論文寫作等方面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
下面先為大家詳細介紹王寧利教授針對《中國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診療專家共識(2019年)》的解讀。
青光眼是一組威脅視神經視覺功能,主要與眼壓升高有關的臨床征群或眼病。即眼壓超過了眼球內組織,尤其是視網膜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將帶來視功能損害。
目前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正常眼壓性青光眼(NTG)的患病率達到1.0%,眼壓正常值劃分不當易導致誤診。2019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綜合近年NTG的研究進展和成果,以眼科循證醫學為基礎,發布了《中國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診療專家共識(2019年)》。
在本次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上,王寧利教授為我們講解了該共識。
目前,我國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的總體合并患病率為2.0%,NTG為1.0%。
那NTG的發病機制有哪些新發現呢?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眼壓降低30%可阻止部分NTG視野進展。說明眼壓確實參與了NTG的發病機制。
中國人健康人眼壓的95%正常上界低于21mmHg,根據21mmHg來區分NTG/HTG,6.32%POAG被診斷為NTG,實為HTG。
除眼壓外, 還有下列其他機制:
非眼壓依賴機制----低顱壓。研究表明,60%-70%NTG患者顱內壓偏低。
非眼壓依賴機制----低BMI。根據研究及臨床經驗,NTG患者BMI指數較HTG及正常人低,BMI與顱內壓呈線性相關。Pasquale通過大規模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對于女性來說,BMI每增加1單位,患正常眼壓青光眼的風險降低6%。較高BMI可能因脂肪細胞作為內分泌器官分泌雌激素作用于存在于視網膜節細胞中的雌激素受體,從而起到視神經保護作用。
非眼壓依賴機制----Flammer綜合征。該類患者具有血管痙攣癥狀,視神經血流灌注短時間減少。
非眼壓依賴機制----篩板缺損。篩板缺損溝通眼內及視神經蛛網膜下腔間隙壓力梯度再平衡,視野進展停止。
由此可見,NTG診療規范應結合最新研究成果進行進一步修訂。
增大壓力梯度可導致眼底視網膜血管變細、血流減少。由于NTG視神經損傷的真正原因為眼-顱壓力梯度,因此診斷時若單純以眼壓為標準,會造成漏診率升高。因此在診斷前,需要嚴格排除以下情況,包括視野缺損相關疾病、視盤異常相關疾病、假性低眼壓相關疾病等。
假性低眼壓相關疾病包括間歇性貼附性房角關閉、角膜切削手術后的開角型青光眼;糖皮質激素激發青光眼患者停用激素后殘留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傷;全身應用某種藥物后眼壓下降,使HTG眼壓“正常”等情況,容易造成誤診。
在NTG的治療方面,我們依據不同NTG類型進行個性化治療。
除此之外,小M還為大家帶來了更多專題報道!
北京協和醫院的趙家良教授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因各種原因視覺損傷的患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屈光不正、白內障、弱視及青光眼等。
然而,我國視網膜病的患病率(如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等)卻有所提高。
視網膜病在盲和中重度VI中占據重要地位,表明我國白內障防治取得了重大進展,也表明我國正向發達國家的盲主要原因接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趙明威教授表示,抗VEGF療法是糖尿病黃斑水腫的首選治療方法,PRP是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根本治療。對于高危PDR,抗VEGF療法應作為輔助治療。可以先使用抗VEGF治療抑制新生血管,在藥物作用有效期內完成PRP,可以避免因為PRP起效慢而導致的病情進展。
同時,他也強調,要想讓中國的臨床研究走向SCI、走向世界,首先要善于在臨床研究中尋找突破點,重點解決臨床上最需解決的問題。其次,在符合臨床倫理規范的前提下,要大膽思考與嘗試。在研究過程中,應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堅持探索,就一定會有收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由于糖尿病患病的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也逐年上升。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