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國腎病專家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大量或微量白蛋白尿、并發視網膜病變者可診斷糖尿病腎臟疾病(DKD)。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4年發布專家共識認同上述觀點。CDS微血管并發癥學組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認為腎小球濾過率(GFR)聯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增加診斷效能。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內分泌糖尿病研究所胡仁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國際臨床分級標準(2002年版)如下。①輕度:僅有微動脈瘤;②中度:微動脈瘤,存在輕至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表現;③重度:出現以下任何一個表現,但尚無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任一象限中有>20處視網膜內出血、兩個以上象限有靜脈串珠樣改變、一個以上象限有顯著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④增殖期:出現以下一或多種體征——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積血或視網膜前出血。
2007年,美國腎病專家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大量或微量白蛋白尿、并發視網膜病變者可診斷糖尿病腎臟疾病(DKD)。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4年發布專家共識認同上述觀點。CDS微血管并發癥學組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認為腎小球濾過率(GFR)聯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增加診斷效能。GFR是慢性腎臟疾病(CKD)分期診斷的主要依據,因此我們在編寫共識時提出了DKD診斷的新方案。2型糖尿病并發視網膜病變及任何一期CKD即可考慮DKD診斷。新診斷方案鼓勵加強eGFR和CKD的篩查,有利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大量白蛋白尿,或在10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1型糖尿病中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即診斷DKD。
生活方式干預及控制血糖、血脂及高血壓是防治基礎;微循環擴張劑既適合糖尿病腎病又可用于視網膜病;復方丹參滴丸和復方血栓通膠囊有部分證據顯示對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一定改善作用;非諾貝特可能影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減少激光治療視網膜病變的幾率。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2015CDS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九次全國學術會議
《中國醫學論壇報》為CDS2015策劃制作,謝絕轉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